回流瓷器值钱吗?
在国际上讲凡是带有回流,一般不是“回流民窑”,而是“回流官窑”。这些“回流官窑”瓷,流传到欧洲各国后,被一些爱好中国文化的王室贵族或富豪买去收藏,后来又几易其主地转手和被买去,几经辗转后,被港台和国内的一些古玩商购回国内,古玩商为了推销这批瓷器,遂冠以“回流”、“洋货”、“海捞货”等名称。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古玩市场出现了以香港为集散地的所谓从国外流回的古代中国瓷器,这些瓷器统称为“回流瓷”,“回流瓷”出现后,成为古玩市场上的销售热点。尤其是2000年以后,“回流瓷”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究竟什么是“回流瓷”?其来源及价值为何?对收藏者而言,“回流瓷”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据有关专家介绍,古玩界公认的“回流瓷”,主要是指解放前流落国外的历代官窑古瓷,解放后由于港台、大陆古玩商人到香港大量收购,而香港属回大陆的口岸,从而冠以“回流”之说。而目前古玩市场,特别是书画市场所谓的“回流”品,有的甚至是香港商人在国内收购之后再卖回内地来的。古玩界人士称后者为“二回流”或“三回流”。
“回流瓷”从来源途径上分为海捞瓷和私家古玩商收购品两种。就其价值而言,也不尽相同。海捞瓷多为元代以后的瓷器。解放后大量打捞出水的“海捞瓷”主要在东南亚一带。这些瓷器当年多为销往国外而沉船于海中。但海中各种物质及微生物对瓷器的釉和瓷土的侵蚀较大,而且绝大多数海捞瓷都成残件和碎片,全品极少,且品相也较差,因此其实际价值受到一定的贬损。1999年英国一古董商收购到一批“海捞瓷”,其中有一件清雍正年间的青花瓷器,品相较好,估价为20万港币。此瓷器由广东购进后国内专家鉴定其价值仅为1.5万元。
私家古玩商收购品的“回流瓷”主要是历代官窑中的传世品,存世量较少,而且多为全品、精品,其价值相对较高。一件解放前由国外一收藏家收藏的乾隆年间的五彩开光山水图荸荠式瓶,解放后国内收购价约为30万港币,内地专家估价为50万元。此外,解放前国内战乱连连,一些传世品流落国外,此类官窑瓷的“回流瓷”价值也是相对较高。一件解放前被国外古董商收购的明朝宣德年间洒蓝釉刻暗云龙纹盘,解放后国内收购价约为15万港币,内地专家估价为30万元。
“回流瓷”对国内收藏者意义重大。中国是一个收藏大国,国人自古就有收藏和玩赏之风,并以此为尚,将“雅玩”视若珍宝。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把业余时间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收藏。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参与收藏的民众达一百万之众。全国的收藏队伍可说是数以千万计,如此大的收藏队伍,如按人均收藏品一件计,需要有一千万件的藏品。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留存到今天地下的历史文物据有关专家估计为150万件。由此可见,国内的古物、古玩、字画等收藏品严重不足。“回流”品在国内收藏市场尚属凤毛麟角,远不能满足收藏人士的需求,因而“回流品”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收藏价值将有待于时间和市场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