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怎么保养?
清洁古瓷一定要用柔软的毛巾或长绒毛掸朝同一个方向轻轻擦拭,不可来回抹擦。清洗时,应将温水倒入洁净的盆腔内,加入中性洗涤剂浸湿毛巾后拧至半干,擦拭瓷件的各部位。操作者须戴上手套对器身各部反复擦拭,直至洁净,然后用清水漂洗。漂洗时,要换清水数道,直至无有皂液漂出为止。最后一道清水冲洗应用柔软的毛巾重擦一遍。最后将古瓷放入烘箱内升温烘干。
如古瓷品口沿有残缺破损,要特别小心,用双手握住残损处。若在运输中需长期放置,还应用柔软包扎品如海绵、锦盒等加以包装。
古瓷品由于地下埋藏时间较长,表面有一层土锈,但这些附着物是鉴别和帮助判断古瓷器的重要依据,应保持原样不可处理。只有瓷器出土后因雨水等沁入,在瓷质表面形成一层浮锈,在清洁时,为保持其观赏性,可采取特殊清洁方法处理。
浮锈的清洁方法,是将古瓷品上浸水10分钟后捞出,把有锈的部位用卫生棉球擦干,然后再用棉球蘸少许柠檬酸擦洗,最后立即用干棉球擦洗干。在浸泡和清洁的过程中应不断用清水漂洗,直至脱水彻底。
一般古瓷器在入馆后和陈列前都要进行脱水处理。对瓷器上黏有较厚污土的器物需长期浸水,一般器物浸水36小时以上后即可。脱水的清洁处理应在古瓷器经脱水相对稳定、受外力不变形断裂后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