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清代字值多钱?
在中国书法史上,每一位有成就的书家,其书法风格的形成,都会受到前人的影响。或传承一脉,或兼容诸体,或博采众长,“兼取数体,自定风规”。晚清民国时期的李瑞清即属于这样的书家,他的书法上追秦汉,下习清代金石碑派大家,尤其对“晚清碑学四家”用功颇深。吴昌硕、黄宾虹皆称李瑞清的书法为“四百年来无此作也”,“以金石书法自鸣于世,天下翕然宗之”。
清代民国时期是碑派书法高度发展的时期,李瑞清即为这一时期的书家,且是集大成者。他对魏碑、汉隶、钟鼎之学皆有研究,“举平生考古文字之综罗,通其会而贯其极,故能得之心、应之手、发而为书”。同时,李瑞清又能熔南北书风于一炉,北碑的雄强厚重、南帖的潇洒蕴藉杂糅共存于他的书法中。其篆书深得清中叶以来“二邓”(邓石如、邓华熙)三吴(吴熙载、吴咨、吴大澂)的笔法,笔画提按自然,起收笔处有“篆引而行”的意趣。李瑞清写篆隶皆以魏碑为本,用笔重拙古茂,方笔与圆笔、藏锋与露锋兼用,结字错落生动,恣肆开张而不失整饬。
李瑞清的行楷取法何绍基,并掺以碑意,将颜体的内含浑穆、何绍基的朴厚宽博以及北碑的雄强、金石的“斑驳化”等熔为一炉,形成自家风骨。其书法结字外紧内松,中宫收紧,笔画粗重开张,内敛出锋,用笔生辣凝重,沉着朴厚。总体风格雄浑沉郁、古意氤氲、老辣苍茫、逸气横生。正如启功先生所评价的“清道人行书笔笔从碑来,有天惊石破之力,然却以碑法作行书,亦仅见道人一人而已”。
综观李瑞清的书法,用笔方圆兼备,点画的收放、提按、轻重变化自然,结字和章法也错落有致,笔势凝重而飞扬,风格浑穆古逸,极具“碑味”、“金石味”和“书卷气”。李瑞清的书法对后来沙孟海、林散之等书家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