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犀牛角算盘珠有么?
算盘是中国使用的一种计算用具,随着时代的变迁,算盘的制作技艺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计数器物的改进推动了算术理论的发展,算术的演进也使算具趋于完善。从材质上划分,算盘主要分为木制、竹制、骨制、铜镀金、陶瓷、石制等。其中明清时期以木制、铜制、瓷制为多。清宫旧藏的“楠木嵌玉石十盘算盘”就是极其精致的算盘制作技艺代表。一般算盘为一盘一珠结构,此件为十盘一串,每盘上各有一珠,珠子穿铜丝为串.算珠呈黄白色,为玉石做成;上部圆润,下部为方柱形。每盘以楠木制成,长15.2厘米、宽5.7厘米、厚2.8厘米。
在材质珍奇的前提下,其制作极其精良考究,构思独到,制作上乘。算盘制作工艺上,首先将楠木料制成长方形扁平匣状,其长与匣体的长一致,其宽以3 倍珠径为宜。然后在木匣的上下板的中间同一位置各开一个与珠径相吻合的圆孔,用作穿算珠,同时用作上下两珠盘间的分隔。在上部弧形面上阴线镌刻行书乾隆御题诗一首。在木匣的上部用浅浮雕技法装饰有山间行旅图。下部为珠盘,中部为玉珠,两珠为一组。在木匣下板的两端面用浅浮雕技法琢刻云龙纹图案,并在图案下打眼孔,用铜丝将算盘相互串联。此件“楠木嵌玉石十盘算盘”除了具有算盘的计算功能,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