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宣紙一刀多少張?
中国宣纸主要有四尺、五尺、六尺、斗方、条屏和八尺等品种,如四尺宣纸,即长四尺,宽二尺,也有二尺四寸宽,即所谓全开。如对开,即切成两幅,是二尺乘以二尺四寸,对开再对,即四尺斗方,或一尺二寸乘以二尺。
清代宣纸生产已经十分兴盛,有官局(即官办)和民局(民办)作坊。官局作坊用料讲究,工艺缜密,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十分可观;民局作坊一般工艺简单,用料也不精良,有的民局只在农闲时生产,供以自用或出售补贴家用,且多生产粗劣之品。一般官局作坊的生宣纸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四类,质量分为头、二、三、四、五等五个级别;“陈清款”不入等级。
清代宣纸“重帘”法普遍运用,除生产薄纸外,还生产厚料供画家使用。厚料生产主要在宣城县棠溪之东的沙沟等处,因此纸厚重,当地群众称为“东沙纸”。“东家”厚料纸分二、三、四、五等和“大陈”共五级。四尺厚料纸每刀八十二张,五尺每刀七十二张。棠溪之西生产的宣纸以“重帘”法造薄纸为优良。当时,泾县小岭程氏仍按古法生产皮纸和单宣。泾县罗氏、张氏等生产的有玉版宣,每刀四十八张,厚料四十二张,青塘水四十二张,四尺四十五张,四尺斗大小二百六十张,三尺五寸大小三百二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