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蓝宝石怎么过不了检测?
1、清代仿宝石制作工艺高超
乾隆时期,皇室内院的御用作坊非常兴盛,其中做首饰的叫做“做金玉作”,专门给皇帝和妃嫔制作各种需要的首饰。在宫廷旧档《活计档》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例,是乾隆十六年,乾隆将自己前些日子去南巡所带回来的一包水晶赐给做金玉作的人,让他们仿照大内藏的猫睛宝石的样式制作出来。还有一次,是赐给做金玉作的人一件仿制的红宝石荷花戒指,让这些人按照实物制作一件一模一样的仿品出来。
在“做金玉作”里,有一个专门仿宝石的“烧蓝”作坊,他们仿制出来的红、蓝宝石极为逼真,就是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也难发现破绽。
2、清代宝石鉴定技术不到位
清代,在宝石鉴定方面还没有达到使用精密仪器的程度,大多都是凭借肉眼观察,因此清宫的档案《记事录》中就记载,清宫的皇帝会拿着猫眼宝石和仿猫眼宝石,一起放在阳光下观察,借此来辨别猫眼宝石的真假。所以,有些蓝宝石虽然在当时可以辨别真伪,但是在现在来看就是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