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和田玉有黄的吗?
一般黄玉的色调有蜜蜡黄、栗黄、柠檬黄、玉米黄、米黄等。蜜蜡黄和栗黄色调深沉,色调均匀,为黄玉中的上品;柠檬黄是明黄的色调,较为俏丽,而且色彩均匀者也不少;而玉米黄和米黄色调较浅,且多不均匀,有些颜色是在外部皮壳上,一经打磨颜色即大为减褪,“籽料包浆黄”的效果也不佳。
清代和田黄玉多为蜜蜡黄、栗黄色调,也有部分接近于柠檬黄的,颜色不够均匀,多有浸色的迹象,有些籽料玉黄色仅存于皮壳上,一经打磨,黄色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应该关注那些颜色均匀沉稳、无浸色现象的黄玉,并且要注意那些皮壳上颜色偏深的“仔料”,很有可能是用枣木或黄烟油炸上色并用碱水浸煮而成。
和田黄玉以玉色正、匀者为佳,微透明的黄玉最佳,半透明及不透明的品质稍差。黄玉由于色调的限制,不太适用于俏色巧雕,一般以素面光身为主。
黄玉在清代有着显赫的地位,一是因为它色黄在古代象征着皇家的高贵、气派,二是当时产出不多,清宫有专门登记入册,作为皇室贡料,三是它质地温润,有油性,玉色、透明度好的,也有玻璃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