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大瓶最大多高?

伏秋霞伏秋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瓷器发展到清代康熙时期,经过明末战乱之后的恢复,无论是原料,还是制作工艺,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青花瓷也不例外。康熙青花在色调上呈现出多种面貌。在康熙早、中期的官窑青花中,沿用了明代后期的“塌庙青”。中、晚期主要使用浙江原料。这种青料发色妍丽明快,青花名品“翠毛蓝”就是应用这种青料在烧成时采取特意的方法烧造出来的,这种深蓝色类似于翡翠羽毛的颜色。与明代成化、嘉靖和万历朝各有所长不同,康熙民窑青花烧造普遍水平较高,不仅品种繁多,造型也变化多样,其高足盘、筒式炉、胆式瓶等无不造型优美、修胎规整。

器足多为周正的二层台式,俗称“泥鳅背”、“香炉底”,足墙较深,底部满釉者少见。器物装饰一般分层次展开,繁而不乱。此时盛行将诗文、年月款镌于器物上,常见的有五言、七言诗等。从单色釉到彩瓷釉,康熙时几乎无一不备,并且很多品种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特别是色彩明丽、品种繁多的彩瓷,在康熙时期烧制出了“康熙五彩”、“康熙洋彩”及郎窑红。康熙五彩的特点是色彩凝厚艳丽、玻璃质感强、构图严谨而紧密。康熙五彩除红绿黄青紫之外,尚有一种“黑彩”,这是康熙五彩的典型特征。而康熙洋彩是一种珐琅彩,是将铜丝掐制成图案轮廓,然后将珐琅彩料填充入其中而成,色彩艳丽沉着。仿钧红、海棠红、胭脂红亦为康熙时期窑变釉中成功品种。此外,清康熙青花大瓶极高344厘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