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玉山子有哪些?
玉山子始见于明初,清朝乾隆时期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大禹治水玉山子”堪称是清代玉山子的代表作,价值极高。
1、大禹治水图玉山
是清宫至今所藏最大的玉器,1787年,两广总督毕沅得到新疆这块重7000多公斤的玉石,便进贡朝廷,乾隆听说材料到京非常高兴,指示将此石雕琢成《大禹治水图》,用了14位玉工,历经两年的时间完成。据载光磨玉料用的解玉沙,就达1200公斤之多。此件巨大玉山底座为楠木雕造,下有平台,周围刻有波涛汹涌的海水江崖作衬,把大禹治水的主题与立意烘托的更为突出。
2、秋郊饮马玉山子
此玉山长宽各42厘米,重233.5公斤。玉山之选料取色、布局立意到制作工艺,堪称绝品,是乾隆时期苏州专诸巷作坊的杰作,反映了当时最高的琢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