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铜镲值钱吗?
清代编钟、铜镲、铜磬等,主要在北京制作,然后发往全国各地,一般地方不再制作。但是也有的地方需要更新补充时,也按朝廷提供的铜样在当地制造。北京制作青铜打击乐器的作坊,在清代前期归铸炮局所管,铸炮局原在右安门外海户屯,在铸炮局旁边还有一个小作坊叫铸钟炉(或称铜锣炉)司制造大钟。清代后期编钟、铜镲、铜磬等的制作,改归颐和园工所管理。据光绪三十四年(一九零八)颐和园工所《活计档》记载,当年打制景祺阁南房大炉罩的编钟,是于当年十一月十九日发样,到十一月二十六日铸造了六十子大口鎏金编钟一件,并于十二月十五将铜样交送工部太监。从铸造到交样仅用半月时间。从以上记载可知,颐和园工所不仅制造清宫的青铜打击乐器,还有可能为其他王府或外省制作。
清代编钟、铜镲、铜磬等均为青铜质,是用铜、锡等金属融合后铸造而成,然后用手工打磨、雕刻、鎏金,制作精美,质量坚固,经得起重击,可以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