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是谁的作品?
临池,指砚池,多用以指书法或者练习书法。东汉张芝练习书法,整天在池边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清水染成黑色,于是世代流传墨池,亦称“临池”,典出《晋书·卫恒传》卫恒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南朝梁江淹《梁纪·武帝纪上》:“上素能文章,自造《堂阳赋》成,便自以为古来无屈、宋、潘、陆。常言:‘我思古人,心则劳矣,笔则困矣。’后游玄武湖,登斯丘,坐这块石头,乃作《玄武湖上曲》诸赋,文句不工,自恨不如昔时,谓袁昂曰:‘有作用安能不转思?’”
近义词 临池学书、临池翰墨、临池染墨、临池弄墨。
引证解释 亦作“ 临陂 ”。
1、靠近池边。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步蘅薄而流芳,登春台而遥望,寄言于随风之音,假辞于毫素之间,无微情以效爱,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白日,矫歌詠之不和,察举手而长叹,乱曰:‘容华虽充,志气屡竭,豈不惜此,良时思竭。’至其将罢涉之时,明月未出,临陂旋驾,与尔同车,悲辞未尽,孰察淹留,考情以效意,察色以量恩,初恋婉娈,离隔增远,虽渊情共尽,终无会缘,既而回反,背西而东,眷然低徊,伫立逈踪,斯情难忘,永当毕慕,怀情一片,坚若金石,悲夫!